跳到主要內容

輔導專業 / 輔導管教知能研習紀錄

輔導管教知能研習記錄心得

 

撰寫者:陳志蘭                    

十月十七日諮商輔導概論-技巧與理論(一)(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第一張投影片『輔導真得不難』:1.在對的時間講出對的話:讓當事人頓悟… (那些都過去了…現在擔心未來事情有用嗎?) 2.專業的聊天:愈聊天愈充實滿足愉快… 3.讓當事人自我感覺良好:我真的還不錯,即使做錯了,改進就好;不論你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都值得被愛。4.給當事人有希望、有願景:往前看,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其中第二項:專業的聊天,讓我耳目一新,覺得是一個相當好的描述。因為在不了解的人看來,輔導老師似乎只是與學生聊天,殊不知那是「專業」的聊天,為使找到個案真正造成行為問題的成因,而所作的努力。是一個有目的、有技巧、有意義的聊天,與一般天馬行空的聊天有很大的不同。 

十月丗一日諮商輔導概論-技巧與理論(三)小團體活動分享

這次的課程讓人印象深刻:關係的建立是輔導員(Co.)透過專注行為表達其助人的意願,與對來談當事人(Cl.)的接納,以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順利進入諮商情境,並增強Cl.信心,使他減低焦慮,更願與Co.溝通。 初層次同理心:亦即「站在對方立場,將對Cl.的經驗、行為、感覺的了解,傳達予對方」,同理心是輔導人員在輔導過程中最重要的技巧或態度之一。在此階段尚不宜深入Cl.問題,尤其是他說了一半或隱藏在話中的意義,高層次同理心是對於Cl.隱藏心中或他未能立即了悟的層次反映,促進Cl.自我瞭解…..在與個案晤談過程中,對同理心的層次上,不曾有如此清晰概念,王老師上課不僅清楚,更提出許多實例,讓我們明白,再加上豐富的肢體語言,讓學習者耳目一新。 

十一月廿八日主題學習

考試焦慮:對學生而言,考試無非是一種證明:我是否是個有能力的人。如同一個業務員,業績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因此,既然是一種證明,那麼,考試日來臨前,便很容易產生一種心理威脅:焦慮。此組在報告中說明,許多研究均發現焦慮狀態與個人成就存在「倒U字型」的關係,也就是說,只有在焦慮適度的情況下,個人才有最佳的表現。換句話說,完全沒有焦慮的人,考試結果比有適度焦慮的人低。報告中也介紹有許多減少過度焦慮的方法:例如認知矯正及自我放鬆。其實,目前有許多正念解壓的研習,一直在很多大學中被推廣,希望高中學校也能引進此技術,放入在多元課程中,讓學生能學習,進而受益。

抗拒:在我接觸的個案中,很少發生抗拒情形。一方面是因為來者絕大部分是主動有意願之人,另一方面是,身為生命教育老師,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很高,再加上,一切互動皆以尊重學生為首要,任何要讓第三者(如班導師、家人或同儕)知曉,皆要獲得當事者同意才行之,因此,確實很少發生抗拒之事。不過,潛意識的抗拒卻是考驗輔導老師的專業,輔導老師要能在當事者未覺察之前,嗅到個案的潛意識味道,進而引導個案一步步將過去的創傷經驗,浮到意識區域,才能真正找到個案行為問題源頭而對症下心藥(行為改變技術),縮短治療時間。

十一月廿八日主題學習

偷竊:偷竊一直是學校很難處理的事,就我的經驗,似乎沒聽教官說有破案的例子,幾乎都是不了了之,找不到趴手。,台灣少年法庭對罪責較輕的單純竊盜罪,多以保護事件處理,不再以刑罰處罰,採「宜教不宜罰」的態度處理,乍看之下,似乎有助長少年偷竊之慮。其實,青少年的偷竊行為是可以預防及教育的,偷竊之人其想法無非是認為別人的痛無關緊要,自己的需要比較優先。如此以自我中心高的學生,散佈在所有校園內,當務之急便是扭轉學生價值觀,多建構為他人著想的教育環境。才是根本之道。

自殺:很多青少年自殺案例經常被父母、校方或處理自殺案件者隱藏真正的死因,也因此影響死因的正確報導,也影響自殺現象真正資訊的收集。這次報告讓我想起了二年前有一位普通科一年級新生,在開學二星期後在自家住宅大樓十二樓跳樓,當場身亡。新聞報導將死因歸究於此生遭遇車禍,無法面對漫漫復健路而厭世。然而,了解此生的家庭背景便知道,此生從小父母離異,監護權在其父,父任軍職,不常陪伴,而其母再改嫁,與母接觸機會不像以往自由,長期內在心靈孤獨,自認是母親的負擔,所以母親不帶在身邊。(殊不知台灣民法往往將監護權判給父親)如此對自己的生命評價,很容易在生活突發事件中,引發自殺企圖,進而計劃至行為。「預防重於治療」,幫助學生對生命有正向態度,是目前教育最迫切,也最關鍵的方向。

哀傷諮商:在接觸學生個案中,不乏有至親家人(如母親或父親)癌症或意外過世,學校輔導體制上,並沒有足夠人力能主動對此類型學生做團體或個別輔導,而是在個案求助時才能給予心理安慰。因此,有些學生便容易出現延遲悲傷的情形,因在意同儕及師長的看法,傾向壓抑自己的哀傷情緒,又因為顧慮到親人的感受,而避免談到死亡,因此,許多學生在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憂鬱、無感或人際疏離的情形。往往此學生出現明顯的憂鬱或請假等外顯行為後,輔導室才開始了解及介入。如此亡羊補牢狀態實該檢討及反省,學生生命的變化實不得輕忽,錯過了調整時機,此生命會在後階段(成人)出現問題,影響的已不是個人,而是一整個家庭。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