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輔導專業 / 親職教育輔導心得

面對孩子同志傾向,父母延誤處理帶來的傷害或影響

撰寫者:陳志蘭

所謂延誤處理指的是,父母在面對子女同性傾向或告白時,展現的三種態度:

「視而不見」、「曖昧語言」、「直接管教」,以下針對父母這三種態度而衍生出對孩子本身的傷害及影響,及親子關係的傷害及影響,並針對三種不同延誤處理的個案來說明對孩子及親子關係造成的傷害及影響,分述如下:

一、    「視而不見」-儘管孩子告白(出櫃),父母否認/逃避孩子是同志

父母延誤處理個案介紹一:            

●基本資料:男性,碩士學生,父母雙薪家境良

      好,平時採管控管教方式,有一個弟弟,個案國小曾喜歡女生,

      但國中發現自己喜歡男性,高中曾有休學及自殺的念頭。

父母管教:閉口不談同性戀議題的管教方式。(視而不見)

1.   對孩子本身的傷害及影響:

(1)孩子性別認同混亂:父母堅決孩子是異性戀,對孩子處在性別認同還在學習的階段中,容易阻斷學習而造成混亂。

(2)覺得不被父母接受:鼓起勇氣向父母告白卻遭父母堅決否認,會讓孩子有不被接受的感覺,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質疑。

(3)人際交往容易產生退縮:被父母否認自己,情緒容易產生憂鬱,對其他事物提不起勁,生活容易脫序,影嚮人際正常互動。

2.   對親子關係的傷害及影響:

(1)疏離、緊張、衝突不斷:父母批評、否定孩子從事不符合該性別角色的行為,甚至要求孩子從事符合刻板性別角色的行為,都會讓孩子備感壓力及激起反抗心理,親子關係則愈來愈疏離緊張,甚至產生肢體衝突。

(2)急病亂投醫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父母認為孩子的同性傾向可能是被附魔或心理有問題,而到處求神求醫,造成彼此生活作息大受影響。

二、   「曖昧語言」-隨時找機會以暗示同性戀「不正常」「不應該」的狀態或行為 

    ◎父母延誤處理個案介紹二:

   ●基本資料:男性,獨生子,父母雙薪家境

         良好,平時採民主管教方式,國中開始喜歡男性。

   ●父母管教:批評/暗示同性戀的不正當。(曖昧語言)

1.   對孩子本身的傷害及影響:

(1)不知何去何從:父母閉口不談同性戀議題,孩子不知道父母真正的想法,但孩子又很在乎父母想法,造成孩子心思煩亂不知道該怎麼辦。

(2)依附同性傾向的同儕而陷入危險場所或行為:因著心思煩亂,孩子容易將情感依附在同儕身上,而最有吸引力的便是也有同性傾向的同儕,但對方是否品格端正,還是有不良企圖,容易使孩子陷入危險場所或行為。

2.     對親子關係的傷害及影響:

(1) 關係陷入膠著彼此懷疑:因著彼此閉口不談同性戀議題,容易在親子關係上進退兩難,長期下來,會造成彼此疏離不信任,甚或彼此猜忌而產生誤會,親子關係容易陷入緊張。

(2) 依附關係產生裂痕:因著猜忌與誤會,親子依附關係會產生裂痕並隨著時間的拉長而加大,造成不再信任,可有可無的狀態。

三、   「直接管教」-以各種權威方式禁止/阻止同性傾向的同學往來 

    ◎父母延誤處理個案介紹三:

   ●基本資料:男性,父母共同開設店面,平時採權

         威打罵管教方式,有一位弟弟,個案國中開始喜歡男性。

   ●父母管教:直接表達/禁止疑似同性戀同學的往來。(直接管教)

1.   對孩子本身的傷害及影響:

(1)孩子覺得不被父母了解:父母跟縱或阻止孩子與同性傾向同儕往來,孩子會認為自己受委曲不被了解,父母沒有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

(2)抑制正確同性相處的機會:父母以猜疑的心態看待孩子同性同儕交往狀態,常有「杯弓蛇影」的情形,經常阻止孩子與同性往來,造成孩子正常發展同性友誼的關係。

(3)以地下情模式進行危險性行為:父母阻止的了行為,卻阻止不了感情,孩子容易因著感情的趨使,瞞著父母進行「地下情」進行危險性行為。

2.   對親子關係的傷害及影響:

(1)產生反抗與厭惡感:孩子對父母阻止自己感情發展,容易產生反抗及厭惡感,造成彼此不信任而關係疏離緊張。

(2) 孩子離家出走:父母強烈阻止孩子同性傾向同儕交往機會,容易造成孩子有「私奔」的念頭。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