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教案
教師姓名 | 王麗萍 | |||
教學策略 | □直接引導學習法 □同儕互評法 □錄影分享法 □共享寫作平台 ■主題式討論區 □心智工具 □專題導向學習法 □數位說故事 □探究式學習模式 □情境式行動學習 □競賽活動 □STEM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學科領域 | 社會領域 | |||
授課班級數 | 7班 | |||
授課人數 | 329人 | |||
教學時程 | 起: 106年 11 月 6 日~迄: 106年 12 月 1 日,共計 4 節課 | |||
授課單元/主題 | 人權議題-關鍵少數 | |||
教學方式 | 觀看影片,進行影片情境思考討論 | |||
資源/設備/書籍 | 平板電腦、投影機、黑板、數位教學資源(影片、電子書、簡報、WORD檔等) 關鍵少數DVD 公民與社會A課本(育達文化出版社) | |||
教學評量 | 紙筆/線上測驗 課堂表現 | |||
教學總時間(分) | 200 | |||
教學目標 | 1. 認知 (1). 知道影片中探討的人權概念。 (2). 能從觀賞影片內容中舉出影片中涉及人權議題的例子 2. 情意 (1). 看完關鍵少數能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不放棄機會。 (2). 讓學生可以檢視自我狀態,並了解自己。 3. 技能 (1). 找到googleclassroom平台登入並完成google表單課程學習單。 (2). 線上課程互動。 | |||
單元目標 | 教學活動 | 教材 | 教具 | 時間(分) |
暖身與引起動機 | 介紹第二單元主題與人權議題要觀賞的「關鍵少數」影片 | 教學素材 | 電腦/投影機/DVD | 10’ |
配合影片喚起舊記憶及先備知識 | l 學生觀看 描述三位非裔女性數學家: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G. Johnson)、桃樂絲范恩(Dorothy Vaughan)、瑪麗傑克森(Mary Jackson),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 |
影片
| 電腦/投影機/DVD
| 40’ + 50’ |
學習回饋與評量 | 觀賞完影片請學生連結進入googleclassroom找到關鍵少數google表單,依學習單內容逐題回答影片語課本相關問題; 配合影片喚起舊記憶及先備知識,激發學生上進心、學習動力。 |
影片
| 電腦/投影機/DVD
手機(可連上網)
googleclassroom | 30’ +填寫google表單 |
延伸思考 運用「跑象限」教學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立場與與自己相異的思考模式 | 片尾凱薩琳協助水星計畫驗算返回座標,完成後跑回座艙指揮中心卻不得其門而入(無通行證),後來其主管哈里遜才出來帶她進去。你/妳覺得合理嗎?你/妳會不會同情她?請以情理法或法理情觀點切入去討論,並寫下討論結果。 |
| 便條紙(一人一張,寫上班級姓名) | 50’ |
教學參考資源 |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2574(《關鍵少數》中的關鍵:那些電影裡沒告訴你的凱薩琳.強森) |
二、 教學成果:包含班級師生互動、班級氣氛、學生反應、具體教學成果或學生作品展示。
科目A(教師姓名)-單元A(單元名稱)-錄影分享法(使用策略名稱)教學成果 | ||
成果項目 | 圖片與資料呈現 | 說明 |
師生互動、班級氣氛 |
| 課中與學生討論課程內容,教師與學生互動良好;學生很喜歡新穎的教學方式、促進師生間密切的聯繫與互動,班級經營也較為方便。 |
學生反應與具體教學成果 | 學生在線上討論老師提供的教學影片,並在影片中留下自己對該影片的心得。每位學生不僅會看老師提供的影片,更會與同學針對留言的內容進行更深層的批判 。 | |
表單設計思考提問1 | ![]() | 讓學生觀察思考社會制度下的不平等現象 |
表單設計思考提問2 | ![]() | 講出正向心念、激勵自己勇於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