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 語文領域-國文 教學活動設計
課 名 | 背影 | 班 級 | 國七 | 人 數 | 36人 | 時 間 | 50分鐘 | |||||
教材來源 | 南一版第二冊第七課 | |||||||||||
教 材 研 究 | 1.架構:本文為記敘式抒情文,作者朱自清回憶一次父親送他上火車,為他費力買橘子時 的背影,令他終生難忘。 2.各段大意:全文分六段。 首段直接點出本文的主題是一個不能忘記的背影。 次段開始憶述當年的情況。第三段描述父親對他不放心的情形。 第四段把父子之間不同的心情加以對比展現。 第五段是全文最高潮,描寫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背影,以及作者如何被這背影感動而難忘的情形。 第六段從回憶畫面再回到現實裡來,抒發對父親的思念及心中的感慨。 3.全文賞析:全文採第一人稱,以兒子的立場表達對父愛的領受;以寫實筆法,透過往事的回憶,以表現出父愛,本文採「現在、過去、現在」的敘述手法,這樣的結構造成鏡框式的效果,將回憶中的「背影」鑲嵌在中間,這種安排賦予全文立體感。「背影」在作者心中成為父親慈愛的象徵,是不可磨滅的永恆意義。 4. 從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親蹣跚笨拙的跳下月台,穿越鐵道,爬上月台;買完橘子又再次的跳下月台,穿越鐵道,爬上月台。那過程很短暫,很溫馨,卻又走來步步驚心,讓學生體會父愛的偉大 | |||||||||||
本單元所達成的能力指標 | ||||||||||||
單 元 目 標 | 具 體 目 標 | |||||||||||
A認知 | 1.認識朱自清散文的特色。 2.認識本文題目的意義和取材的角度
| 1-1能透過閱讀認識朱自清清新細膩、真摯生動的散文風格。 2-1能透過閱讀背影一文進而深刻瞭解文中傳遞出的濃厚親情。 | ||||||||||
B能力 | 1.能捕捉人、事、物的特色,以進行寫作。 2.能指出本文對「背影」描寫的意義
| 1-1透過閱讀與內容的理解,學習使用抒情手法記敘親人間互動的寫作技巧。 | ||||||||||
C情意 | 1.體會含蓄而真摯的父愛。 2.能由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情體會父母的關愛,感受親情。 3.藉由親子之間的交流,擴展到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了解。 | 2-1用溫馨感性的話語寫出自己想對親人訴說的孺慕之情、感謝之意。 3-1能學習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交流活動,仔細體會人跟人間的情誼。 | ||||||||||
時間分配 | 第一節:(一) 引起動機 (二) 導引 (三) 講述題文、辨認文體 (四) 講述作者的生平 (五) 課文導讀 第二節:(六) 概覽全文、講述全文大意 (七) 處理生難詞語及講讀課文第一、二、三段 第三節:(八) 處理生難詞語及講讀課文第四、五段 第四節:(十)處理生難詞語及講讀課文第六段 (十一)全文回顧與賞析 (十二)習作講解 第五節:(十三)演出父親買橘子的過程 | |||||||||||
教學目標 | 進 行 方 式 | 使 用 教 具 | 時間 | 備 註 | ||||||||
1. 明瞭本文 所描述的父子情深
2. 發表觀賞同學演出之心得。
6.感受親情 的可貴。 7.探究及思考問題 8.回顧與省思
9.驗收學習成果
| 身歷其境表演時間: 請兩組演員輪流上台,分別飾演朱自清及其父親,演員請配合文中的對話融入情感表演,演出本文第五段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經過,請其他未參與演出的同學當旁白朗讀課文。 ※教師說明:情緒表達除了臉部表情外, 也可使用肢體語言表現。 ※同學表演完畢,教師給予回饋並提問。
三、問題與討論 1. 請問剛剛同學們的表現如何? 請同學們踴躍舉手表示意見。 2. 同學飾演的父親「背影」給大家的感覺為何?是否作者感受也是如此呢? 3. 本文第五段敘述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經過 ,為何朱自清看見父親的背影會落淚? 4. 課文中父親穿越鐵道的畫面,是否具有危 險性?為什麼?
寫出今天的表演中印象最深的部分,以及感想,是否更了解背影背後所代表的意思 |
| 35
10 | 在本課課文授課至第三節交代回家作業 ※在本課課文授課至第三節時便預作安排, 將全班分成兩組演出分組: 1.導演(一組一位) 2.演員組:分成兩組 除了父子2人之外 人數不限 3.道具組由3-4張桌子相連排成月台 4.服裝組 5.音效組:火車聲、 道別聲、叫賣聲……
教師提問 請學生回答
1.教師發下A4學習單 2. 請學生做答 3.學習單完成後請學生交換批改 4.請各班班長收回學習單,並計算出班平均
| ||||||||
背影教學照片(演出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的過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