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作文中常犯的問題

l   太過口語化

白話並不等於口語,有些日常的口語如果用在作文上便會顯得粗俗,不夠莊重。例如文章裡面常常需要舉例來說明題旨,在舉例的時候,有的同學就會寫:「就拿  國父來說吧」,在這裡,  國父是人(主體),是不可以用「東西」的狀態來形容主體。

l   重複使用相同的字

一篇文章,儘量避免使用重複的字,「我們的老師老是喜歡講一些老掉牙的故事」,一個短句子中出現三個「老」字,讀起來會不順口,即使用法上沒有出錯,但仍避免為宜。

當然,有些字可以重複出現,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是使用排比句的形式出現,但無論如何,除非有把握,但仍採取通常的用法較為穩當。

l   尾詞濫用

尾詞太多,就會成為累贅,如「今天的天氣好極了,自然的,人們就想要去郊遊了,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短短的文字敘述,「的」、「了」一大堆,顯得不乾不脆,即使字數多、篇幅加強,但成績也未必提高,如果將「好極了」改為「真好」,「想要去郊遊了」改為「想去郊遊」,如此就順暢許多。

l   文句不通順

就是指句子的結構不合乎文法。例如「我們要用謙虛的態度,不可驕傲去對人」

l   文句不合情理

也就是「強詞奪理」。例如「他平常用功讀書,所以很自私。」、「中華職棒實力堅強,已超越美國職棒水準。」、「他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慈善家,但平日用錢不夠節制。」

l   濫用成語

文句中適時引用典故,可以加強文章的內容,但如果無限制的使用,到最後,你只是在引述古人的話,你自己反而成為陪襯,例如「他『孤注一擲』,『問鼎中原,』,『乘風破浪』,『平步青雲』,終於『後來居上』。」一句中用了五個成語,就句法上並沒有錯,但顯得不夠純真,所以,我們寫作可以用成語來充實文句,但不是用成語來蒙蓋你原本的意思,而奪其輝芒,而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

 

如何分段

    文章段落分明,可使寫作的人方便處理,閱讀的人也看得清楚,基本上,文章以四段較為合適,可分為三個部分:

開頭:動機的引發,主要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本論:文章的中心,可分為兩段,使層次明顯。

結尾:文章的結束,呼應主題。

l   佳句放在開頭或結尾

l   所引例子放在本論

l   每段設一主題

l   段落字數平均

   

 

句子之定義

句子

句子組成

敘事句

主語

述語(動詞)

賓語

有無句

主語

述語〈限用有、無、沒有、沒〉,表達存在與否

賓語

表態句

主語

表語(形容詞)

判斷句

主語

繫詞(是、不是、乃、為、非、即)

斷語

※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其主要成分為名詞。

 

辨別四大句型的順序為:

1.「有無句」,若句中位置是「有、沒有、無」,那它就是「有無句」。

2. 若非「有無句」,就看有沒有「是、不是」,若有這類繫詞,即是「判斷句」。

3. 排除此兩者,就以『動詞』做辨別依據。句中有動詞是「敘事句」,若沒有則是「表態句」。

 

例句:

1.故人西辭黃鶴樓。

翻譯:老朋友告別西邊的黃鶴樓

我們可以將句子分析成  老朋友/告別/西邊的黃鶴樓,告別為聯繫前後的動詞,即為敘事句。

2.菊,花之隱逸者也。

翻譯: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句子可分析為 菊花//花中的隱士,「是」連接前後句子,所以可分析為判斷句。

 

練習:

1.無理取鬧的小王常招惹許多是非

 

2.他以慵懶無比的姿勢躺在沙發上

 

3.欲言又止的他顯然心中有所顧忌

 

4.人有時候難免會忽略他人的存在

 

5.司馬懿乃魏之名將

 

6.我玩電腦的時候很快樂

 

7.他自以為是的作法令人反感

 

8.一個小小的是非也可以引起激烈的爭執

 

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10.賈人搬有運無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